202405-13 从击败刘备到赤壁之战,曹操大概投入了多少兵力?(居然可以这样) NEW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刘备、孙权共投入了多少兵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是“赤壁之战”的参战方中投入兵力最少的,因此也是史书记载最清楚、学界争议最小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在“赤壁之战”时的主力军队大概有两万人,分别是刘琦的一万江夏守军和关羽的一万水军,另外还有些零散军队,总兵力大约在两万数千左右。孙权在... Read More >
202405-13 刘邦亲征归来,为什么临幸了张敖的美人?(墙裂推荐) NEW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八年,刘邦亲征韩王信余党归来,途中,路过赵国,便在赵国小住。在赵国小住的那段时间里,刘邦临幸了赵王张敖的美人。 美人,在秦汉的语境中,不是“美丽女人”的意思,而是帝王嫔妃的一个等级,是帝王众多侧室的一种,侧室是妻的一种,地位远低于正妻。 也就是说,刘邦临幸了赵王张敖的某一个媳妇,而张敖的正妻是... Read More >
202405-13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真没想到) NEW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了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夷陵之战。章武二年(222年),陆逊统率的吴军利用火攻大败刘备统率的蜀汉军,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完胜。全军覆没的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刘备也在几个月后病逝于白帝。 由于与官... Read More >
202405-13 曾被严厉打击的匈奴,为何能卷土重来并造成白登之围?(不要告诉别人)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恬是秦始皇时的名将,在秦始皇的任命和支持下,蒙恬北击匈奴,把匈奴人打得一败涂地,迫使匈奴人不得不远遁。 秦二世胡亥袭号为帝,蒙恬因是胡亥“老师”赵高的对手,而被迫害致死。蒙恬死后十年,汉代秦而立,汉高祖刘邦再次北击匈奴,结果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白登之围。”为何短短十年间,那个曾被蒙恬打得一败涂地满地找牙的匈奴,就卷土重来了,就搞了令... Read More >
202405-13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为何没有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深度揭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当上汉中王之后,刘备为什么没有给第一重臣诸葛亮升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正式进位汉中王,实现“跨有荆益”的蜀汉集团进入了历史的巅峰时期,大部分官员也都加官进爵。但奇怪的是,作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整个战略计划的制定者,诸葛亮的官位在刘备成为汉中王后却没有提升。 要知道自从出山以... Read More >
202405-13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松锦之战,明军为何全军覆没?(全程干货)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和清朝的这场主力决战,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松锦之战’。松锦之战当中,明军之所以最终会全军覆没,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明军被切断了补给,所以才会被清军打败。当然,历史上真实的松锦之战,其实极为复杂,而且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不但战场上发生了很多变化... Read More >
202405-13 刘备只“借”了南郡,为何给了孙权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一篇读懂)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只“借”了一个南郡的刘备为什么后来要还给孙权三个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末三国的蜀汉可以说是“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以荆州为基础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但也因为荆州让蜀汉走向衰落。荆州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蜀汉与东吴围绕荆州展开的一系列争斗,其中的代表历史事件就是“借荆州”。 不过在建... Read More >
202405-13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学到了)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以晁错鼓动皇帝削藩,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要杀向长安。 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以后来便被称之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爆发后,当时在位的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火速率军出击。有意思的是,这场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的叛乱,其实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被彻底镇压了... Read More >
202405-13 报告称人工智能将占据大型科技IT预算10% 鞭牛士报道,5月13日消息,据外电报道,人工智能 (AI) 项目预计将占公司 IT 预算的 10%。这是 Seeking Alpha 周日(5 月 12 日)援引 Wedbush 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正如报告指出的那样,人工智能支出大幅增长 ,去年人工智能支出占 IT 支出的比例还不到 1%。「虽然人工智能革命的第一波浪潮是由人工智能教父詹森和英伟达以及纳德拉/雷蒙德领导的……现在,未来十年这 1 万亿美元支出的第二/第三/第四衍生品正在冲击美国科技产业。」韦德布什的一份报... Read More >
202405-13 从东吴与蜀汉达成的盟约文书来看,诸葛亮的地位如何?(怎么可以错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与东吴的盟约是如何表现诸葛亮是蜀汉实际执政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的蜀汉虽然名义上只有两个皇帝(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但实际上则是有三个掌握最高权力的当家人:汉昭烈帝刘备、诸葛武侯、刘禅。诸葛亮是蜀汉实际当家人在当时就不是什么秘密,蜀汉与东吴订立的盟约就体现了这一点。黄武元年(2... Read More >
202405-13 在得知刘备惨败之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说了什么?(奔走相告)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大败后,诸葛亮为什么要说“法孝直若在”这样的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汉末三国的三大战略决战之一,失败的蜀汉损失惨重,基本上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在得知刘备惨败之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 Read More >
202405-13 明朝的藩王有多幸福?他们有哪些福利与特权?(一篇读懂)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明朝长达276年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明朝藩王和地方官员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大体上来说,前期藩王可以影响甚至领导地方官... Read More >
202405-13 夏侯渊具体战死的方式跟小说描写究竟有何不一样?(满满干货)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历史上的“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到底是怎么战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军在定军山进行了一次主力会战,这便是著名的“定军山之战”。刘备在这场大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曹操大将夏侯渊战死,为后来夺取整个汉中打下了基础。 因为这场战争非常重要,而且是蜀汉全盛期的标志性战争,所以小... Read More >
202405-13 古人科举中榜后为何要举行宴会?有哪些讲究呢?(奔走相告) 现在高考之后,不少被名校录取的学子的父母都会宴请亲朋好友庆祝一番,其实这个传统自古有之,古代学子科举中榜后,也喜好宴请庆祝,并且在规格、花费等方面远超现代,古人称之为“鹿鸣宴”,那么除了“鹿鸣宴”还有哪些宴会?又有哪些讲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科举制度从唐朝开始分设文武两科,故宴请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至于宴请的花销,很多时候是由朝廷负责的,还有实行AA制的。 “鹿鸣宴”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兴起于唐代,一直沿...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