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马斯克:地球将被太阳焚化 我们需要成为多行星文明 NEW 快科技5月6日消息,近日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地球和太阳,而他的一席话直接惊呆了一旁的采访记者。马斯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称:最终,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会被太阳毁灭,太阳会逐渐膨胀。某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成为一个多行星文明,因为地球将被焚化。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震惊,他称自己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之前从没有人告诉自己地球会燃烧爆炸。实际上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公开表达对太阳毁灭地球的担忧,早在5年前他就宣称,太阳最终会“膨胀并吞噬地球”,因此人类必须前往火星,建立起星际文明。众所周知,太阳... Read More >
202504-29 系外行星K2-18b上真的存在外星生命吗? NEW 2020年,科学家声称在金星上找到了生命的迹象——些许磷化氢,这是一种气味刺鼻的气体,在地球上由微生物产生。 该主张即刻收到质询,数年后仍在争议之中。而今,又一难闻气体开启了自己的外星生命大讨论——本次的主角是一颗系外行星。 研究人员于4月16日宣布,他们使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的数据,在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气中探测到了二甲基硫醚气体(dimethyl sulfide, DMS)。这颗行星处于其宿主... Read More >
202504-21 第一次发现孤零零的黑洞:周围的因为都被它吃光了 NEW 一直以来,所有黑洞都有自己的伴星,而黑洞的发现,通常都是通过其对伴星光线的扰动而发现的,但最新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没有伙伴的孤零零的黑洞。其实早在2022年,就曾发现了一个“黑暗物体”,在射手座方向移动,初步认为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黑洞。为此,研究团队持续进行了更深入的观测分析。研究表明,这个黑暗物体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倍,因此不可能是中子星(1.35-2.1倍于太阳质量),只能是一个黑洞,而且是孤立存在的。正因为没有伴随的恒星,这个黑洞的发现与以往不同。它偶然经过一颗遥远的、... Read More >
202504-20 极其罕见 迄今唯一!这颗系外行星拥有最诡异的公转轨道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现如今,发现系外行星已经不是新闻,甚至发现“超级地球”都很常见,但是刚刚发现的这颗2M1510,再次证明了什么叫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确认了5800多颗系外行星,2M1510的独特性是谁都无法比拟的。首先,2M1510是已知唯一围绕褐矮星运行的行星。褐矮星是介于气态巨行星(比如木星)、恒星(比如太阳)之间的一种特殊天体,因为质量差那么一点点,无法维持稳定的核聚变,并能进一步演变成恒星,也就是“失败的恒星”。其次,2M1510是已知唯一同时... Read More >
202504-19 哈勃望远镜35周年发布新图:距地球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M16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日发射,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升空。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空间计划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开发的,在地球上方约570千米的高度绕地球运行,其镜体为圆柱形,长约13.3米,直径达4.3米,重11.6吨。哈勃望远镜35周年发布新图:距地球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M16为了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35周年,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于2025年4月18日发布了鹰状星云中一座巨大的气体尘埃塔的新图像。这座塔高9.5光年,是... Read More >
202504-18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距离地球124光年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家科研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上的仪器,对距离地球124光年的K2-18b行星大气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一质量约为地球8.6倍,体积约为地球2.6倍的狮子座行星大气层中,存在二甲基硫醚 (DMS) 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 的“化学指纹”。在地球上,这两种硫化物只能通过生命活动产生,这次发现表明太阳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但还需进一步观测,以排除其他非生物学解释。虽然人类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但仍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从哪里... Read More >
202504-17 人类首次观测到恒星“吃掉”行星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最近观测到了一幕宇宙奇观:一颗恒星,“吃掉了”它的行星。这次天文事件被命名为“ZTF SLRN-2020”,就发生在我们的银河系中,距离地球大约1.2万光年。我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恒星“吃掉”行星其实早在2020年,天文学家观测到,这颗恒星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可见光闪光。当时猜测它在生命末期膨胀成了红巨星,从而吞噬了附近的行星。我们的太阳未来也会如此。但是根据韦布望远镜传回的最新中红外、近红外观测数据,天文学家却发现,它并没有爆发大量的红... Read More >
202504-06 探秘地下:科学家为何执着寻找暗物质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太多的奥秘,而暗物质无疑是其中最神秘的谜团之一。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暗物质充满了好奇,为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不惜深入地下深处开展探索。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为何科学家们要执着地在地下寻找它呢?神秘的暗物质根据目前的科学理论,我们所看到的恒星、行星以及世间万物,这些常规物质仅仅是宇宙总物质的一小部分。事实上,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相当大比例,大约是常规物质的五倍之多。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它不会与光相互作用,也不会发射、吸收或反射光线,这... Read More >
202504-03 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 研究有了新发现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不过得益于由于各类科普、科幻作品的描写,大众对黑洞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比如“光都逃不出来”“质量非常大,引力也非常强”“足以扭曲时空”等等。此外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被“离黑洞太近会死”。不过,黑洞的尺寸有大有小,多大的黑洞才足以致命呢?还真有人正经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在最近一篇发表在预印杂志上的研究给出了科学的答案。小型原始黑洞穿过人体的引力效应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 研究有了新发现下面咱们就分情况说一说。如果你不幸掉进黑洞里......19... Read More >
202504-01 今晚请抬头!年度最大“蛾眉月”来了:距地球36.3万公里 快科技4月1日消息,今晚,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据了解,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现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月相,即月球的“相貌”,平均变化周期是29.53天。月相随着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改变。当日、地、月三者连线的夹角为45度时,看到的月相就是蛾眉月。蛾眉月是月相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它在农历上半月和下... Read More >
202503-03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听一听中等黑洞吞噬恒星的“心跳” 快科技3月3日消息,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发出的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这是天体物理学家首次发现此类现象。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听一听中等黑洞吞噬恒星的“心跳”所谓中等质量黑洞,一般质量介于太阳100倍~10万倍之间,比恒星级黑洞大得多,但远小于超大质量黑洞,后者可达数十万倍甚至数十亿倍太阳质量。中等质量黑洞被认为是超大质量黑洞演化的“种子”,却一直缺乏可靠的观测证据。如何寻找和探测中等质量黑洞,也成了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 Read More >
202503-03 这张照片 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地球 这张照片中冒着绿色光辉的是地球——光辉是由大气气辉、极光,以及多云的太平洋上即将升起的太阳光组成。顶部那个像是黑暗中一道裂缝的部分是银河系——这与地球上的视角基本一样。这张照片 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地球照片由著名业余摄影师+专业宇航员唐纳德·佩蒂特于2月24日拍摄,他使用Dragon Crew 9航天器上的轨道恒星追踪器进行长时间曝光,最终得到这张照片。他表示自己非常小心地进行色彩调整,确保以逼真的方式呈现自然色彩。唐纳德·佩蒂特拍过很多著名的宇宙照片,包括下边这张2012年的金... Read More >
202502-21 900光年外新发现的行星:刮着7万公里/小时的铁风 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这两种气体的沸点非常低,地球的气温下两者只能以气态的形式存在。900光年外新发现的行星:刮着7万公里/小时的铁风地球上大气层中还有不停循环的水,地球所在太阳系的位置刚刚好,让水可以非常容易进行气态和液态切换,这是地球出现生命的关键。另外,地球各个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相同,这就形成了风,风让地球的大气层中的物质流通起来,彼此交换。龙卷风是地球上最极端天气之一,也是能达到最快风速的风暴类型,不过龙卷风通常不被列入最快地面风速的排名,因为没有可... Read More >
202501-29 人类发现一颗“超级地球”:质量是地球6倍 可能存在液态水 快科技1月29日消息,英国牛津大学发布公告透露,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证实在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附近存在“超级地球”。“超级地球”也被称为超级类地行星,是一类巨大的类地行星,通常由气体和岩石组成,其质量可达地球的数倍以上。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类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HD 20794 d,质量是地球的6倍,距离地球约20光年,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它的轨道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内,这意味着它与恒星的距离合适,其表面能维持液态水存在,液态水是生命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