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6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一日三餐该怎么吃,钟南山的长寿菜单告诉你 NEW 一日三餐很重要,可是并不是说,一日三餐你按规律吃了就一定很健康。有的人一日三餐,顿顿都是暴饮暴食,你说这样吃下去,身体能健康吗?有的人,一日三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每顿只喝点粥吃点小菜,你说这样吃下去,身体能健康吗?饮食习惯上最怕走极端,一旦走起来,很容易伤身。暴饮暴食,吃得越多未必越好!很多人胃口特别好,自认为自己是大胃王,其实根本不是自己的胃大,而是每天拼命往胃里塞食物,这样吃下去,肥胖容易找上,各种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也会盯上,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可是不暴饮... Read More >
202405-26 三项研究告诉你,为什么运动能帮人青春常驻 NEW 2023年7月以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让费翔再一次回到大部分人的视野中,62岁的费翔用荷尔蒙爆棚的形象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男男女女们。很多年轻人感叹:妈妈的偶像的"保质期"也太长了吧,到现在依然能秒杀各种小鲜肉,这是吃了防腐剂吧。虽然歌手演员一类有钱人确实有更多的方法来保养身体,延缓衰老,但他/她们饮食和运动方面的自律也不能忽视。而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在逆龄中的积极作用往往是燕窝、人参和高价护肤品都无法相比。在3项科学研究告诉你怎样健康、优雅地逆龄,食... Read More >
202405-26 《随园食单》:藕,寒露第一补 NEW 出品 | 搜狐健康嘉宾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邱李恒拍摄 | 詹达 鲍博文责编 | 胡鑫监制 | 袁月“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寒露深秋,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残荷被秋风拂过,容颜渐渐枯槁,当每条夏荷的枯梗,淹没池水时,都偷偷酝酿着秋藕的成熟。秋藕深埋在被夏荷滋养过的泥潭中,踏入谭中采摘时,可能还没看见秋藕的影子,就已经深陷泥潭。不过别急,当从乌黑的泥潭中捧出一节胖胖的秋藕时,秋收的喜悦会溢满心头。中医认为,藕味甘,可入心、脾、胃三经,生用性寒,熟用性温。鲜藕甘寒多汁,能清热生津... Read More >
202405-26 《随息居饮食谱》:煮姜枣茶烹秋膏蟹 出品 | 搜狐健康责编 | 胡鑫监制 | 袁月“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又到一年金秋品蟹时。《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螃蟹:“甘咸寒,补骨髓,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秋天除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生在田间的稻田蟹也有不输大闸蟹的鲜美。本期搜狐养生带大家走进田间捉蟹,复刻一款补骨增髓的肉蟹煲,搭配山楂姜枣茶食用。肉蟹煲烹煮时,搭配姜葱蒜和黄酒,增香的同时,能中和螃蟹的寒性。山楂姜枣茶暖胃护胃,并协助制约螃蟹的寒性,让大家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不伤身。【制作方... Read More >
202405-26 考古汉方美食,“藕”遇立冬第一口汤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胡鑫编辑 | 袁月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而莲藕被《本草纲目》誉为“灵根”,是“立冬补冬”的佳品,可生津润肺。本期搜狐养生将考古汉方美食,带大家“藕”遇立冬第一口汤。中国人食藕的历史还要从三千年前说起,从汉代开始,在我国南方诸多地区就有了食藕的传统。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一漆鼎,出土时鼎内盛满莲藕汤,开盖遇见空气后莲藕迅速化入水中,现场考古工作者只抓拍到了一张黑白照片。伴随藕汤出土的是盛放藕汤的漆鼎,纹饰精美,内部有朱书... Read More >
202405-26 这种长寿菜现在吃正好:曾被当作猪食 营养价值极高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给猪吃,因而它曾被当作“猪食” ;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又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除了自然长出来的,现在也有很多人工种植的马齿苋,我们可以在农贸市场、菜市场里看到它的身影。马齿苋的营养价值李时珍在描述马齿苋时,评价为“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马齿苋因此而得名。马齿苋是一种多肉植物,有着肥厚多汁的叶片... Read More >
202405-26 每晚睡前散步半小时,大妈脑卒送往急救?医生:很多人都做错了 “你啊,这每天晚上散步半小时,真是大错特错。”社区医院的李医生一边翻阅着厚厚的病例档案,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正在他面前坐着的,是久违的老邻居张大妈。张大妈,原来是小区的风云人物,常常在邻里间传播各种养生秘诀。最近她搬了新家,好久没露面了。今天,社区举办书法学习讲座,她特地赶回来参加。令人意外的是,她在会场门口遇到了多年前的老邻居——王阿姨。王阿姨是个热心肠,看到张大妈,立刻热情地打招呼:“哟,大妈,好久不见!听说你搬新家了,住得可好?”“好得很,就是年纪大了,这不,健康也成问... Read More >
202405-26 肝病先上脸,警惕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中医的五脏是心、肝、脾、肺、肾,肝是五脏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藏血,血养魂,肝有“血海”之称,其具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肝脏疾病大部分是没有特殊症状的,很多人能吃能喝,能跑能跳,但是并不代表肝肝脏完好无损。肝脏功能开始衰退,身体会出现一些求救信号,日常要多注意!肝病先上脸,警惕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信号1:脸色不佳五脏和五官总是有着玄妙的对称,所以肝衰也会先上脸。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都绿了”这类词。中... Read More >
202405-26 为何“肠癌”难发现?医生:4种迹象可能是肠子的“求救信号” 很多人都说肠道呈现的病变很难发觉,其实,肠道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肠道功用的下降也会呈现各种不良症状。假如能够在发现疾病的苗头之后采取应对措施,能够将疾病带来的损伤点心,不然肠道恶性肿瘤持续发展,身体健康会遭到严重威胁。那么,身体有哪些特别表现,阐明肠道恶性肿瘤在发展呢?为何“肠癌”难发现? 大部分人在肠癌前期发病时,身体信号并不明显,由于刚开始呈现病变,肠道还没有遭到明显的损伤,身体不敏感很难发觉到异样。别的,疏忽了身体定时查看也无法尽早发现纤细的病灶,可能就对前期肠癌一无所知... Read More >
202405-26 体内有结节的人,尽量少吃4种“发物”,忍住不吃或有助散结 结节是我们身体内的一种常见问题,它们能够呈现在不同的器官和安排中,包括甲状腺、乳腺、肺部、肝脏等。尤其是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在临床中相对常见。关于那些已经患有结节或有患病危险的人来说,饮食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对结节的开展和症状发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点探讨体内有结节的人应该尽量防止或少吃的四种“发物”,这些食物或许会影响结节的成长,而采取恰当的饮食习气有助于散结。什么是结节?在深化评论食物对结节的影响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结节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们重要。结节是指身体安排中的小块安... Read More >
202405-26 新冠消失后的八大奇怪现象,你察觉到了吗? 新冠疫情肆虐三年后,虽然病毒逐渐消退,但不少人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以下是八个常见的现象,或许你也有类似的经历。1.更容易生病许多人在经历新冠感染后,发现自己更容易感冒或感染其他疾病。这可能与免疫系统的持续负担有关。新冠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使得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2. 记忆变差一些人报告称,感染新冠病毒后,他们的记忆力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对大脑产生一定影响,导致部分人出现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3. 味觉嗅觉异常反复尽... Read More >
202405-26 新冠的“3大结局”无可避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注意 从 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开始,全球的人都被它深深影响啦。新冠病毒不光对健康和医疗系统冲击老大了,还把咱的生活方式都给改变了。不过呢,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咱慢慢意识到新冠病毒可能会有三种躲不开的结局,对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如此。知道了这些结局,咱就能更好地去应对未来的挑战,保护好咱自己的健康啦。一、新冠病毒跟人类长期共存新冠病毒作为一种新出来的冠状病毒,它传播得可快了,感染能力也强,让疫情在全球范围呼呼地蔓延开来。虽说疫苗出来后,咱在控制病毒传播上有了点成果,可长远... Read More >
202405-25 50岁大叔,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如今身体有啥变化?医生揭秘真相 现在人们也是越来越重视养生,经过饮食运动的方法来达到健康长寿的意图,当然也有一些人会经过中药的方法来滋补身体。就比如说六味地黄丸,也是加剧肠胃的一种中成药物,可以协助缓解腰酸软,起到补肾滋阴等功效,对身体的优点十分多。所以关于男性朋友来说也是会坚持服用,那么六味地黄丸可以长时间服用吗?会不会对身体形成影响呢?下面就经过一组事例来了解一下。事例分享:本年50岁的刘大叔,这几年显着感觉自己有点无能为力,常常腰酸腿软、畏寒,更别提同房了。一次和邻居聊天时,他听说六味地黄丸补肾,当天... Read More >
202405-25 体内有癌,“腿”先知?提醒:若腿上有4个迹象,建议尽早做筛查 巨蟹座,这个可怕的字眼,常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然而,癌症并不是检测不到的。它往往在发病前释放出一些细微的信号,等待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当身体出现癌症时,腿部可能会出现的四种征兆,以及为什么建议进行早期筛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它的症状因癌症的类型和部位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腿部的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癌症,但这些症状的确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第一个症状是腿疼。疼痛可能感觉像持续的隐痛、刺痛或疼痛,有时伴有肿胀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