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微软继续完善Windows 10X:加强手势控制能力 NEW 作为微软重点打造的系统,Windows 10X依然没有完全展现在大家面前,是因为该系统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据外媒报道称,微软在Windows 10X系统上,将重点加强手势控制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新系统的用户界面的研发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滑动手势上。报道中提到,与Windows 8一样,用户可以从右下角向内轻扫以打开操作中心,也可以向下滑动以关闭应用程序,还可以通过向上滑动手势来触发“开始”菜单。这些手势在非触摸屏设备上看起来可能有点怪,但是Windows 10 X手势却可... Read More >
202001-19 四川首条信创产线:国产CPU+国产OS的样机下线 NEW 1月17日,四川宝德自强计算机有限公司在四川省乐山市打造的四川省首条信创产线样机正式下线,预装统信软件的统一操作系统UOS。作为信创工程首批入围的八大整机厂商之一,宝德已经构建了包括自强系列服务器、台式机、存储设备、网络安全产品和云系统等完整的国产化设备和解决方案。目前,宝德与飞腾、申威、龙芯、鲲鹏、兆芯等国产CPU厂商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将持续与统信软件深入合作。由宝德自主开发、基于国产CPU处理器、搭载统一操作系统UOS的计算机产品,不仅仅“能用”,更做到了“好用... Read More >
202001-19 科学家识别出可能的酗酒基因 NEW 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和人类类似,15% 的小鼠表现出更偏爱酒精。研究人员让小鼠选择糖水和酒,然后对嗜酒鼠和嗜糖鼠进行了比较,寻找它们大脑中活跃基因的差异。他们集中研究了六个被认为与成瘾相关的大脑区域,其中五个未发现任何差别。但在第六个区域内,他们找到了这种差异。差异存在于杏仁核区域。杏仁核是大脑中一个杏仁形状的区域,位于大脑深处,这一区域与情绪处理密切相关。当奥吉尔观察酒精成瘾大鼠的杏仁核时,他发现有几个基因的活性异常低下,而这些基因都与一种叫作 GABA 的化学物质有关。GA... Read More >
202001-19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记者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获悉,根据最新试验结果分析,天琴一号卫星已经成功完成无拖曳控制飞行验证。据悉,从飞行数据来看,在加速度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天琴一号”卫星外部干扰力对加速度的影响,降到了重力加速度的四亿分之一以下,优于欧空局“GOCE”卫星的三亿分之一,比打哈欠给人带来的加速度还要小得多;在位移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外部干扰力对卫星与内部惯性基准之间相对距离的影响,控制在30纳米以内,相当于成人头发丝直径的四千分之一,优于国际著名“LISA探路... Read More >
202001-19 赶在发售前AMD为RX 5600 XT奉上鸡血BIOS:2K性能提升11% 赶在下周二发售前,AMD为新卡RX 5600 XT释出了新vBIOS,功耗墙从150W拉到160W。以蓝宝石的调校成果为例,核心游戏、加速频率分别从1560MHz、1620MHz来到1615MHz、1750MHz,幅度分别达3%、8%,同时显存也从12GHz加速到14GHz,幅度为15%。具体的性能差异,有爆料人整理了一组3DMark的数据供参考:如图所示,在FSE中,也就是2K分辨下,提升幅度最高,达到11.3%,不过平均都在10%以上,显得非常给力。现在有一种猜测是,AM... Read More >
202001-19 Windows CryptoAPI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微软推荐用户尽快升级 在1月14日的补丁星期二活动中,微软修复了存在于所有受支持Windows系统的严重高危安全漏洞。此漏洞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发现并披露给了Microsoft , 漏洞编号为CVE-2020-0601。在最新公告中,微软承认CVE-2020-0601带来的高危影响,并表示Windows CryptoAPI(Crypt32.dll)中用于验证椭圆曲线密码学(ECC)证书的方式中存在一个欺骗漏洞。黑客利用该漏洞可以签署任意恶意可执行文件,将其伪装成为受信任的合法来源。... Read More >
202001-19 台积电CEO:5nm工艺量产进展顺利 预计可贡献今年一成营收 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苹果、华为等公司代工芯片的台积电,近几年在芯片工艺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先进的技术也为台积电带来了大量的营收,2018年率先量产的7nm工艺,在去年就为台积电带来了93亿美元的营收。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与CEO魏哲家而在7nm工艺量产近两年之后,更先进的5nm也将投入量产,在近日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台积电CEO、副董事长魏哲家也谈到了5nm工艺的量产事宜。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魏哲家表示在2020年,业界领先的7nm工艺... Read More >
202001-19 为什么政企用户最担心Windows 7停服? 今年,对于微软的用户来说,是和很多产品说再见的一年。Windows 7便是其中之一,微软对其支持终止后,依旧使用微软相关的产品的用户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微软建议,仍然使用服务终止软件的客户最好尽快升级到最新的内部部署或云版本,这样可以保持其系统安全。不过,就在其停止服务的前夕,全球首例同时复合利用 IE 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两个 0day 漏洞的攻击来袭,截至目前,火狐浏览器的 0day 漏洞现已被 Mozilla 官方修复,但是 IE 浏览器仍暴... Read More >
202001-19 Windows 7升级Windows 10有8大好处:果断弃Win7 微软将于2020年1月14日停止Windows 7的支持,显然目前更新至Windows 10将会有更大优势。不但拥有更多应用程序,还可以在诸多终端平台无缝衔接使用。Win10的持续更新还可以确保系统始终维持在最新版本,避免受到网路恶意攻击、系统漏洞影响,还能获得微软最新技术应用功能。我想先说一下自己的一个故事。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那段时间我在我运行Windows 7的电脑上用Adobe软件的时候总是闪退,而且退出之后一段时间之内都打不开... Read More >
202001-19 收购ATI公司14年后 AMD挖来IBM高手再次整合高性能CPU、GPU 2006年AMD斥资54亿美元收购了ATI公司,从此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高性能CPU及GPU的公司,AMD当时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宣布了APU融合处理器这种新产品,希望将两种不同架构体系的产品整合起来,AMD的这一理念无疑是非常激动人心的,CPU可以应对各种各种的通用计算,但发展到了瓶颈,单核性能提升越来越困难,而GPU适合高性能加速,但功能较为专一,APU则是同时将两种芯片融合起来。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就不一样了,收购ATI之后AMD自身的问题不断,财务表现不佳,... Read More >
202001-19 长生秘密线虫基因改良后寿命延长5倍繁殖减少20%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线虫体内DNA中的几个关键基因,其寿命延长5倍,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质变”:一条普通线虫仅能存活3-4周,但当抑制DAF-2和RSKS-1这两种特殊基因时,它能够存活几个月时间。科学家多年前就将这些基因与长寿联系起来,他们发现当这些基因活性作用关闭时,线虫和其他生物的寿命会延长,然而这些基因衰老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仍是一个谜团。目前,研究人员将这两种基因与线粒体之间的结合点连接起来,发现其结合点像微型发电站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随着生物体的衰老,线粒体... Read More >
202001-19 不愧谷歌“亲儿子” Pixel 4已跑上Android 11 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尚未升级Android 10(Q),谷歌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测试Android R(Android 11)了。经查,在知名基准测试软件GeekBench 5上,一款Pixel 4“亲儿子”手机被发现已运行Android 11系统,外界猜测是谷歌内部员工不小心将测试阶段的ROM泄露。关于Android 11目前所知并不多,媒体仅仅是从一些开源代码分析,Android 11预计会加入以下新特性,比如移除最大4GB视频文件的限制、允许三方软件调用通话录制API、... Read More >
202001-16 电脑的文件无法删除咋回事?你需要这款神兵利器 很多朋友用电脑的时候,都遇到过文件无法删除的情况。这往往是由于文件被某个软件、进程所调用所引发的——在Windows中,某个文件如果被使用,这个文件可能就没法进行删除、重命名之类的操作了。想要进一步操作,需要先关闭掉相应的软件,才能继续。然而问题来了,有时候你关闭了软件,还是没法动这个文件,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是什么软件在占用文件。这是由于某些奇怪的进程会在后台私自读取文件的数据,从而导致文件被占用的情况,按照常规的方法是很难找到到底是什么进程在作怪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奇怪的小问... Read More >
202001-16 死缓期结束:Windows 10 Mobile再次宣告停止支持 其实微软放弃Windows 7的同时,也带走了另外一个系统,只不过当时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者上,还有就是后者被放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据外媒报道称,微软发布的一份支持文档显示,Windows 10 Mobile操作系统将会延长到2020年1月14日,并且没有提供任何延长理由。而伴随着Windows 7系统的正式落幕,Windows 10 Mobile再次死亡。据悉,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原计划在2019年12月10日停止“安全支持”。而在后续文档中,微软表示计划在2020年1月...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