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曹操为什么会放弃富饶的洛阳,而选择许昌来定都?(原创) NEW 洛阳繁华又富饶,为什么曹操会放弃洛阳,而选择条件一般般的许昌定都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原因之一,经过几次大战,洛阳已经不再繁华。 曾经的东汉威武雄壮,但是正犹如濒临灭亡的东汉一样,曾经非常繁荣富裕的洛阳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死后,内宫宦官与朝臣争权夺利。有何进捕杀蹇硕,有张让、段硅杀死何进,袁绍和袁术又去反击,一举杀了两千太监。再到后来,董卓率领陇西铁骑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Read More >
202405-19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具体操作过程是怎么样的?(真没想到) NEW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具体操作过程是怎么样的?活字印刷主要是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即可。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 Read More >
202405-19 孙策杀死于吉的理由是什么?详解其原因(新鲜出炉) NEW 《三国演义》中写道孙策杀死了于吉,事情发生在袁绍和曹操对峙于官渡时期,孙策就想趁着这一难得机会袭取许都。那么真正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当时正值江东大旱,他日夜催促士兵加快实施这一计划的时候,却发现不少人都想去拜一拜“活神仙”于吉,为此行求个平安。孙策见此大怒,便亲自召见这个百姓口中的“活神仙”。由于孙策此前心中已有成见,所以他对于吉的态度很不友好,将其视之为“惑众妖人”,令他为江东求一场雨。谁知于吉挥手一招,果然天降暴雨。一时间,不少百姓都出来奔走呼号,向于吉表达感激之情。... Read More >
202405-19 雕版印刷术是怎么发展的?详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满满干货) 众所周知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那么雕版印刷术是怎么发展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一起来看看吧!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 Read More >
202405-19 黄巢本是个才子,为什么却一直科举不中?(居然可以这样) 众所周知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但其实,他本来是个有才华的老实人,那么他为什么会走上谋反这条路呢?有才华为什么一直没有高中榜首呢?咸通九年,长安城内金榜前面,人头攒动,有人狂喜,也有人心碎,一个年轻人延着脖颈从榜首看到榜尾,确认了好几遍,才最终接受了榜上无名的现实,茫然地挤出了人群,他攥着拳头,快步地离开了长安城。这一年,再次参加科考的黄巢又一次落榜,数年的辛劳最终化为一场虚空,巨大的失落感,让这位盐贩子出身的年轻人,彻底被激怒了,看来,想要通过正当方式... Read More >
202405-19 罗盘是什么?旱罗盘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墙裂推荐) 还不知道:罗盘是什么?旱罗盘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 Read More >
202405-19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是怎么死的?被谁杀的?(深度揭秘)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很小就有诗才,但是黄巢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不中。后来爆发了黄巢起义,很快就被唐朝镇压,黄巢兵败身亡。那么他是怎么死的?被谁杀的?黄巢少有才名,五岁就可以写诗,不仅如此,史书记载黄巢善于骑马射箭,善于击剑,由此可见,黄巢能文能武,非寻常之人。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全唐诗》录黄巢三首诗,黄巢最有名的诗作是《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其中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句,写得确实不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Read More >
202405-19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怎么对外传播的?(满满干货)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起源于西汉,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造纸术是怎么对外传播的?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 Read More >
202405-19 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太疯狂了) 很多朋友都有疑惑,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其实,并非是黄巢自己不想建立根据地,而是当时的情况不让他建立根据地。对于黄巢未能建立根据地,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黄巢等起义领导人缺乏认识和清醒的思考,是有原因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黄巢之所以不建立根据地而采取机动作战,除了他自己的主观因素外,还有很强的外部因素迫使他采取机动作战,很难有一个稳定的地盘。 这种外部因素是唐朝独立的军事政权和地方军阀。 黄巢起义最初附属于王献之,后来像所有偶像剧中的女性一... Read More >
202405-19 指南针的最初形制是什么样的?详解指南针的发展史(一看就会) 指南针在大众的日常生活里有种重大的应用,众所周知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指南针的最初形制是什么样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磁石指极性与磁性指向器的最初形制对于磁石吸铁性的认识和应用,传说,秦皇宫的磁石门可防止身带铁刃的刺客进入。文献中对磁石吸铁现象多有记述,如战国时期成书的《吕氏春秋》、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子》和东汉王充的《论衡》,这些作者都提到磁石吸铁现象,玳瑁和琥珀等物体能吸引某些轻小物体的现象。王充指出,这些现象是“感应”(一种超距作用的看... Read More >
202405-19 如果崇祯没有杀掉魏忠贤,明朝会怎样呢?(万万没想到) 众人皆知,魏忠贤乃一代宵小之徒,祸乱朝纲危害江山,搜刮民脂民膏铲除异己,东厂耳目遍布全国各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形再合适不过。随意的言论可能就被东厂的人或者走狗抓住,妖魔化之后便以各种罪名导致人头落地。但是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贪污腐化,闯王李自成又开始在中原大陆点燃战火。暴政需要被推翻,但并不是以另一种暴政的形式。在李自成之后,满军入关,无论大清多么的繁盛,也不能掩盖中原是被异族统治的事实。那么假如魏忠贤没有死,或许明朝并不会衰落或者至少不会那么快... Read More >
202405-19 蔡伦的造纸术是如何一次次的进行改良的?(干货满满)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并且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那么蔡伦的造纸术是如何一次次的进行改良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话是说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 ... Read More >
202405-19 中国船舶动力产业新突破!我国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成功交验 快科技5月19日消息,中船发动机官方消息,5月18日,我国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6G50ME-C9.6-LGIM+EGRBP交机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发动机(CSE)成功举行。此次交机,代表着中国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制造实现从“无”到“有”这一里程碑时刻。据介绍,6G50ME-C9.6-LGIM+EGRBP甲醇双燃料主机额定功率10320千瓦,最大转速80rpm,将安装在广船国际为HAFNIA船东建造的49500载重吨化学品/成品油船上。相较LNG,甲醇燃料在船舶储存、... Read More >
202405-19 焕新版问界M7,知道年轻人的好了?(墙裂推荐) 作为问界 " 当红炸子鸡 " 的 M7 系列,近期也迎来了全新改款,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 IRB 主任余承东亲自为焕新版问界 M7 Max 预热,售价为 29.8 万元起,新车发布时间定在了 5 月 31 日。市场没有永恒的爆款,强如特斯拉 Model Y 这样的标杆,不靠点优惠补贴,销量也免不了下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必不可能出现永远的赢家。问界新 M7 的销量连续 5 个月冲高之后,在 2024...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