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活久见 Intel左拥NVIDIA右抱AMD:或代工AMD芯片 NEW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自从美国白宫首创补贴变入股之后,美国芯片行业发生什么样的事件都不让人意外,但是这次真的活久见,最新消息显示AMD正在Intel洽谈代工合作。Intel最近在跟多家美国科技巨头谈合作已经不是新闻,NVIDIA已经率先投资了50亿美元,苹果、谷歌等公司也被传出投资合作的倾向,最不可思议的当属AMD的合作。消息称两家公司已就潜在的合作展开磋商,主要涉及AMD使用Intel代工厂生产芯片的可能性。 目前磋商还处于早期阶段,不代表一定能走到最... Read More >
202510-04 我国已用上模拟极端宇宙环境的“地面空间站”:已提供超6万小时实验服务 NEW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你知道被誉为“地面空间站”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吗?据央视新闻报道,在黑龙江哈尔滨,有一片面积接近50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这里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所在地。 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历时19年,于2024年通过国家验收。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全球领先。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科研共享平台,截至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已累计为国内外科研团队提供超过6万小时的... Read More >
202510-04 创纪录!“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NEW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日前执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域累计完成十余次下潜作业。 本次任务标志着“蛟龙”号在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与南海海试后,正式进入极区科考应用阶段。科考期间,“蛟龙”号不仅完成了我国在北极冰下的首次载人深潜,还首次实现了与ROV(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北极海域的水下协同作业,展现出我国在深海探测与极地作业能力上的持续提升。 本航段由“深海一号... Read More >
202510-04 “出片式旅行” 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此时正值国庆假期,在热门的旅游景区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对情侣站在风景如画的湖边,并没有沉醉于微风拂面的惬意,而是忙着调整角度、摆好姿势,只为拍出一张能收获无数点赞的“人生照片”;一家人来到历史悠久的古迹前,匆匆浏览后便开始轮流合影打卡,直到回程车上才发觉,古迹的名字和历史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片”似乎成了旅行的意义。相机或手机在旅途中的地位已经不可或缺,随处可见高举着镜头“扫摄”周边风景的人。有人会为了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在网... Read More >
202510-04 “麦德姆”今天凌晨加强为台风级 5日将登陆华南 警惕14级风 快科技10月4日消息,今天凌晨,第21号台风“麦德姆”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中央气象台于当日0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据监测,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偏南方约83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预计“麦德姆”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逐步增强,将于5日白天在广东电白至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5米/秒),登陆后强度才会逐渐减弱。 ... Read More >
202510-03 因发现无人机踪迹 17趟航班无法起飞 慕尼黑机场关闭7小时后重开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在被迫关闭近7小时后,慕尼黑机场在当地时间3日凌晨5点重新开放。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多次发现无人机,德国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自当地时间2日晚10时18分起,限制慕尼黑机场的航班运营,随后全面暂停运营。据悉,当晚慕尼黑机场有17趟航班无法起飞,另有15趟抵达航班转飞至德国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纽伦堡,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等地。值得注意的是,慕尼黑机场并非唯一一个受无人机影响而关闭的欧洲机场,近几周,丹麦、挪威等多国机场曾因发现无人机短暂关闭。... Read More >
202510-03 “大电池”的天快塌了 新能源车领域的“军备竞赛”如火如荼,不拼技术、不比安全,只比谁的电池大、续航里程长。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的部分纯电动车型:极氪009(纯电MPV)续航900公里;小米YU 7(超长续航版)续航835公里;小米SU 7(超长续航版)续航800公里;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830公里;问界M 8(长续航版)续航705公里;智已LS 6(长续航版)续航701公里;纯电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的部分插混/增程车型:智已LS6 Max(增程)纯电续航450公里;小鹏X9(增... Read More >
202510-03 国产客机C909深圳首飞:开启国际新航线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产客机C909首次亮相深圳机场,并于10月3日凌晨执飞由印尼翎亚航空运营的深圳直飞美娜多国际客运航线。这是C909在深圳机场的“首秀”,也是国产客机首次在深圳执行国际航线任务,标志着国产客机在国际化、网络化运营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新开通的深圳-美娜多航线每周运营三班。具体时刻为:每周二、四、六21:10自美娜多起飞,次日凌晨01:00抵达深圳;每周三、五、日凌晨02:00从深圳起飞,05:40到达美娜多。该航线为... Read More >
202510-02 酷似超级放大镜!中国巨型X光机今年年底试运行 快科技10月2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已有4个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其中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将在今年年底开启试运行,据悉,2019年,该光源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工建设,今年3月启动带光联调。 这座光源是北京怀柔科学城里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大科学装置,总体占地达到了976亩,主体——中间储存环的周长达到了1360.4米,中间可以容纳下多达20个足球场。 从空中俯瞰这座大科学... Read More >
202510-02 国庆中秋假期高峰 复兴号都“拼起来”跑了:总运力翻倍 快科技10月2日消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为了多运旅客,复兴号都“拼起来”跑了。今日,中国铁路公众号表示,为满足旅客国庆中秋假期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铁路部门通过增加动车组重联的方式,加大运力投放。 据介绍,从12306售票数据来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客流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长沙、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或旅游城市间。广深港高铁安排多趟,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据了解,要实现重联,两列动车组必须型号相同,且控制网络相互兼容,才能确保指令无缝传递,实现可... Read More >
202510-01 今天国庆节!我国天问二号最新影像发布:五星红旗与地球同框 快科技10月1日消息,据“中国的航天”公众号,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在轨飞行期间获取的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此次发布的天问二号与地球合影图像由安装在探测器机械臂上的监视相机拍摄,鲜艳的五星红旗、白色的返回舱和远处蓝色的地球构成了一幅美妙画面。 据了解,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 Read More >
202509-30 打破五项纪录!3D打印超跑Czinger 21C横跨加州1000英里 快科技9月30日消息,近日,由洛杉矶新势力品牌Czinger打造的3D打印超跑21C,在连续五天内完成了1000英里(约1609公里)的跨州公路旅行,并沿途征服了加州五条顶级赛道,打破了五项量产车单圈纪录。这场被称为 “加州淘金热” 的挑战,验证了3D打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颠覆性潜力,还重新定义了超级跑车的性能边界。打破五项纪录!3D打印超跑Czinger 21C横跨加州1000英里Czinger 21C的挑战从北加州的Thunderhill赛道出发,途经金门大桥、太平洋海岸线... Read More >
202509-29 日本2026年将开展“火星卫星探测”任务:计划从火星卫星采样并返回 快科技9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计划于2026年实施一项火卫一探测任务,这是人类首次开展从火星卫星采样并返回的任务。若采样成功,探测器将于2031年返回地球。这不仅可能解开火卫一的身世之谜,还可能揭示太阳系早期演化,甚至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以往,火卫一、火卫二很少成为航天任务的主角,常在火星任务中被“顺带一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就已测定出火卫一每7.5小时环绕火星一周,火卫二则需约30小时。而且,两颗卫星极其微小,就连体积... Read More >
202509-28 固态电池取得瓶颈技术突破 清华团队开发出高能量密度聚合物电解质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中取得关键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固态电池取得瓶颈技术突破 清华团队开发出高能量密度聚合物电解质当前,固态电池虽被视作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但实际应用中面临两大棘手难题:一是“固-固” 材料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影响离子传导效率;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制约电池性能与寿命。这两大难题如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