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2 壮观!NAS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横穿星系的类星体海啸 NEW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帮助天文学家发现了横穿星系的类星体海啸。它们被称为“宇宙有史以来最活跃的外流”,它们起源于类星体,类似于遥远的恒星。NASA在声明中称,外流像海啸一样横穿星际空间,对类星体所在的星系造成了严重破坏。NASA说:“类星体包含超大质量的黑洞,这些黑洞由坠入黑洞的物质提供燃料,这些物质的亮度比它所在的星系(拥有数千亿颗恒星)还要亮1000倍。”NASA还说:“当黑洞吞噬物质时,热气将其包围并发出强烈的辐射,从而形成类星体... Read More >
202003-22 两年前,特朗普政府解散了应对全球流行病的办公室 NEW 据英国《独立报》22日消息,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指责总统特朗普未能为全球大流行病做好充分准备,尽管已经有大量警告。赖斯女士在奥巴马政府应对埃博拉危机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说,她的团队曾向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官员简要介绍了爆发另一场流行病的风险。她说,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她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演习,探讨在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严重风险。”她对记者说,“这就是为什么在奥巴马政府领导下,我们设立了全球卫生安全和生物防御办公室。我们... Read More >
202003-18 NASA发布新图像 展现引人注目的木星大气层 NEW 据外媒CNET报道,在地球上艰难的时刻,美国宇航局(NASA)的机器人探测器仍在探索太阳系并发回有关宇宙之美的提醒,这可能是一种安慰。NASA近日发布了一张全新的木星图像。该合成图像使用了来自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所拍摄的四张图像。这些图像是该航天器在2月飞掠木星时所拍摄的。公民科学家凯文·吉尔(Kevin Gill)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创建最终杰作。NASA在3月13日表示: “虽然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氢和氦构成了木星的大部分,但在其大气层顶部可见的引人注目的云却主要由氨和硫化... Read More >
202003-18 由猛犸象遗骸制成的巨型圆形结构使考古学家感到震惊 距今约2.5万年 据外媒BGR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俄罗斯发现了由古代人类建造的一座奇异纪念碑。它是一个大型圆形结构,使用的是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的骨骼:猛犸象。过去,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还发现了其他庞然大物纪念碑,而这个特殊地点的结构在规模上也超过了其他地方的纪念碑:它的直径约为41英尺。目前科学家最好的猜测是,遍布该地区的庞然大物骨骼结构是房屋或其他庇护所的所在地。这个距今25000年的超大型示例本可以为几个人提供安全的元素,但这真的是它的主要用途吗?这是研究人员仍在尝试回答的问题。科学家目前无法... Read More >
202003-18 NASA希望公众助其建造月球挖掘机器人 据外媒BGR报道,月球探索和科学的新时代即将开始,但是要使美国宇航局(NASA)充分利用它,必须准备好所有合适的技术。NASA想要发送到月球的小工具之一是挖掘机器人。该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RASSOR(风化层先进表面系统操作机器人)机器人并测试了其硬件的各种版本。但是NASA不能独自做到这一点,该机构向外界发出了寻求帮助,以帮助设计RASSOR机器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收集桶。由于月球的低重力,使从月球表面收集物质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人们发送到月球的... Read More >
202003-18 寄望疫苗来控制疫情:美国新冠病毒疫苗最快11月临床试验 据外媒报道称,越来越严重的疫情,除了加强管控外,不少海外国家还寄望于能够快点研发出对抗新冠肺炎的疫苗,比如美国,以此来赶快摆脱疫情。强生公司首席科学官Paul Stoffels周二表示,该公司希望在11月初开始对COVID-19疫苗进行人体临床试验。Stoffels说:“我们正在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取得重大进展。”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强生已经算是美国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疫情最快的公司之一了,但是即便如此,如果疫苗真的等到11月初才投入使用的话,那么美国将面临新冠病毒惨痛的打击。强生公... Read More >
202003-18 宇宙究竟有多“黑暗”?黑到难以想象 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一张巨大而隐形的“网”所渗透。尽管我们在太空中看见的一切都由其组织成型,这张网本身却是隐形的,因为它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会对其它物质产生引力,但不会释放出光线,因此无法被我们看见。但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研究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照亮了”宇宙中一部分最黑暗的角落。织网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比如今炽热得多、狭小得多、也稠密得多。那时的宇宙也比现在更乏味无趣,各处的密度都相差无几。当然,那时的太空整体上比现在拥挤得多,但无论你去到哪里,各处都没什么区别。... Read More >
202003-17 研究:新冠病毒可通过眼结膜感染 1天后转至呼吸道等 新冠病毒能不能通过眼结膜传播?当地时间3月14日,生物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通过眼结膜途径传播的新研究“Rhesus macaques can be effectively infected with S 1 ARS-CoV-2 via ocular conjunctival route”。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首次发现新冠病毒可通过结膜途径传播的实验证据,即恒河猴可通过眼结膜途径有效感染新冠病毒,这为病毒... Read More >
202003-17 最新研究:气候变暖将影响北方普通植物的数量 据外媒报道,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Ecography》上的一项研究称,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北方森林的林下植被将向更北的地方迁移。为躲避全球变暖,北方本身的物种由于迁移,数量将会变得更少,而以前很少见到南方物种的北部地区将可能出现大量该物种。该研究预测了芬兰常见的25种林下植物在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其中矮灌木、草本植物、草类、苔藓和地衣等15种林下植物对温度有强烈的反应,并预计每年以6到8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动。而其它10种物种的数量似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以推测,全球变暖可能对这些物... Read More >
202003-17 有望消除艾滋病传播 英国推出预防药物 3月16日,据外媒报道,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将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风险的人提供一种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药物。据特伦斯·希金斯信托基金会(Terrence Higgins Trust)称,英国约有103800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约7%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阳性的。英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说:“感染艾滋病毒曾经是一种‘死刑’,但它目前仍然对许多人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对HIV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 Read More >
202003-16 美国测试全新新冠疫苗:开始招募45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官员表示将于本周一开始测试一只全新的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由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开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疫苗名称为mRNA-1273,是一种核酸疫苗。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也称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是指将含有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NIH将招... Read More >
202003-16 研究:癌症躲避免疫系统技术或有助消除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据外媒报道,癌症是一个狡猾的敌人,在它生长的过程中,它会利用一系列狡猾的技术来躲避免疫系统。但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复制了可以对付这种行为的策略之一并将其用于好的方面、制造出能永久防止移植组织乃至整个肢体被免疫系统排斥的新微粒。虽然通过移植器官、组织或肢体可以挽救生命,但它们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免疫系统可能会这些外来的新细胞产生排斥从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防止排异反应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用药物来抑制免疫系统,当然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害。令人惊讶的是,癌症可能... Read More >
202003-15 空气污染不仅仅会影响你的肺 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风险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严重损害人体肠道细菌,增加肥胖、糖尿病、胃肠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坦尼娅·奥尔德雷特(Tanya Alderite)教授说“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空气污染物会对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新研究将分析空气污染与2型糖尿病、体重增加和炎症性肠病之间的关系。”为了调查肠道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奥尔德雷特的研究小组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南加州101名年轻人的粪便样本。并查看了受试者住址附近的空气... Read More >
202003-13 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来自哪里?英一科学家坚信来自太空 2019年10月11日,一颗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引起的火球,一名英国科学家称新冠肺炎病毒就是由这颗流星传播到地球上的。北京时间3月13日消息,一名英国天体生物学家称新冠肺炎病毒来自太空中的流星,病毒会随风传播,与科学界的共识大相径庭。以下为文章全文:一名英国科学家居然认为新冠肺炎病毒“宿主”是来自太空的流星,重点是,他不是民科,而是一名正牌科学家。根据他的最新观点,是盛行风把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到了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英国白金汉天体生物学中心教授钱德拉·维克拉马辛(Chandra Wi...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