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清朝皇室血统揭秘(学到了) NEW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女真”,而是叫“肃慎”。那么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竹书纪年)所载:“虞舜25年,肃慎献弓矢。”在没有铁器的时代,肃慎人擅长使用弓箭;所以在辽东地区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女真人能够组建一支上万人的部队的话,是无敌的。就是因为女真人擅长使用弓箭。若是没有战争的话,女真的弓箭之术便用在打猎谋生上。 肃慎的后裔到了汉唐两朝的时候又有了不同的称呼,不过到了... Read More >
202405-12 嘉庆上位时还有太上皇掌权 嘉庆和乾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原创) NEW 还不知道:嘉庆和乾隆关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手握天下至高权力的皇帝呢?清朝乾隆帝在位晚年,碍于面子又好大喜功,于是决定禅位给自己的儿子颙琰,颙琰即历史上的嘉庆帝。虽然改朝换代了,可执掌大清江山半个多世纪的乾隆还活着,这个时候国家大事谁说了算?我想还是这位太上皇。根据史料的记载,嘉庆帝以仁孝著称,对于隐藏在幕后的老爹那是毕恭毕敬,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恨不得去问一问,生怕做错了事情。 表面上看着真的是“父... Read More >
202405-12 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吗?会有区分吗?(硬核推荐) NEW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吗?会有区分吗?其实,只有和硕亲王是清朝爵位中的最高爵位,其身份地位和待遇基本是仅次于皇帝的。 经济收入清朝的爵位等级共分为十二等,按照等级的高低来说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 通常能获封亲王爵位的大多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不外乎是叔伯、兄弟、子侄,... Read More >
202405-12 嘉庆皇帝也不是一个昏君 清朝为何在他手里走向衰败(原创) 对清朝在嘉庆手里衰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之后的尴尬,颙琰(yóng yǎn,嘉庆)的滑落曲线实在是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的是“康乾盛世”,后面跟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颙琰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题记 上文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张宏杰教授,对嘉庆皇帝所做的评价。诚然,提到嘉庆皇帝,我们总会想到他的父亲乾隆,以及被他亲手惩治的巨贪大恶钮祜禄善保(和珅)。但除此之... Read More >
202405-12 古代修建皇陵的工匠最后都是怎么逃生的?(墙裂推荐)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古代修建皇陵的工匠最后都是怎么逃生的?其实事实就是,他们根本不必逃生。在古代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像这种杀掉修建皇陵的工匠灭口的事是属于失去民心的事情,皇帝当然不会去做了。况且古代工匠的智慧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在大多数时期古代给皇帝修建皇陵的工匠都是大摇大摆的从皇陵中走出来。其实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将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的事情,但是这类事情很少发生,有史料记载的也只有秦始皇和成吉思汗干过这... Read More >
202405-12 赵姬本是张敖的美人,她生下的刘长究竟是谁的儿子?(真没想到) 赵姬,又称赵美人,是西汉赵王张敖的美人、淮南王刘长的生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八年,汉高祖刘邦击杀韩王信余党归来,路过赵国,赵国国王张敖把他的美人赵姬献给了刘邦,刘邦就在赵国临幸了赵姬,随后便把赵姬扔在了赵国。后来,赵姬生了一下男孩,被取名为刘长,刘邦如何确定赵美人是他而非张敖的种? 其实,最初,刘邦也不能确定刘长便是他的种。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刘邦对刘长身世的怀疑,但是,从刘邦对待赵姬的态度上,就可见一二。 赵姬本是赵王张敖的美... Read More >
202405-12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这样也行?)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党争起源竟然只是出于私人恩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宪宗元和三年春,朝廷举行贤良方正科考试。当时已获得进士功名的牛僧孺、李宗闵同时进京赴考。牛、李二人在自己的策论文中痛斥朝政积弊,观点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宪宗皇帝和考官们在看过两人的策论文后都非常欣赏,认为二人的水平完全可以列入甲等。然而牛僧孺和李宗闵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文章却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原因很... Read More >
202405-12 郦食其作为刘邦麾下顶级说客,为何被烹杀?(深度揭秘) 郦食其作为秦汉时期刘邦麾下说客,最后落个被烹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项羽的顶级谋士范增出山时,已经七十岁了,算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了。其实刘邦的阵营中,也有一个人,出山时年岁也很大了,六十多了,这个人的智谋不输范增,同时还是刘邦阵营中的顶级说客。 这个人便是郦食其,但郦食其死得很惨,是被人烹杀的,为什么郦食其会落得一个被烹杀的下场呢? 主要是因为韩信的陷害。 在很多不了解韩信的人的眼中,韩信就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实... Read More >
202405-12 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不看后悔)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是说,不要在家门口放置三种物品,也不要在院子里种植三种树木,如果放了就会招来厄运和不祥之事。在农村和郊区,每户人家都有一扇门,这是展示自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再贫穷也要有一个像样的门面。但是,大门不仅仅是家庭形象的代表,它在风水学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气运流通的进出口。因此,在大门的摆设上有很多讲究,其中就有一句老话,“门口不放三物”,这句话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在古代... Read More >
202405-12 刘邦选择进行分封,为什么汉朝能国祚长久?(干货满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没有分封,但秦朝二世而亡;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但西楚至存在了五年就灭亡;刘邦也进行了分封,汉朝却国祚长久,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邦击败项羽,于定陶称帝,之后不但重新确定了藏荼、英布、吴芮等项羽所封诸侯,还分封了韩信、彭越等不被项羽封王的诸侯,至刘邦临死前,更分封了七个儿子、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分封,秦始皇是不搞的,然则秦国二世而亡。 分封,项羽是搞的,然则不到五年,项羽的... Read More >
202405-12 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能通婚?因为最初都是一家人(太疯狂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能通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早年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小吏,后来因去大贵族春平君家征收租税而得罪了春平君。当时春平君觉得这个小吏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所以准备好好惩治他。可没想到赵奢却对春平君说了一番关于国家大义的严辞,春平君听后觉得眼前这小吏很有才干,于是将他推荐给赵王。赵王安排赵奢掌管全国赋税,赵奢秉公执法,用心打理国库,史书中称“民富而府库实”。 ... Read More >
202405-12 因为韩信的一句话,蒯通差点被杀(一看就会) 蒯通,秦末汉初时期辩士,他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因对由王而侯的结局感到不满,韩信成功撺掇老部下陈豨谋反。陈豨谋反代地自立为代王的消息传到西汉都城长安,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韩信称病不从,打算作乱关中,跟陈豨里应外合,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不料,韩信刚刚布置妥当,只待与陈豨成功完成接洽,就被人把消息捅到吕后那里了。吕后虽是妇人,但在杀伐决断方面,比刘邦还要狠辣,刘邦当年只是废掉了韩信的王位,还因韩信家乡在淮阴,封韩信为... Read More >
202405-12 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深度揭秘)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规模战争的前提是国内必须要有足够人数的成年男子。根据一些史料中所提供不太确切的数字,战国中期齐国人口约500余万,秦国人口约600至700万,赵国人口将近300万……所有... Read More >
202405-12 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杀了刘邦?(难以置信) 项羽本打算击杀刘邦,但在鸿门宴上,却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鸿门宴会上,亚父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并不断地摸他佩戴的玉珏,暗示项羽该动手了,应该趁此良机,一举杀掉刘邦,但项羽却始终默然不应。 就在前一天,项羽已经下令,全军好好吃一顿,第二天一早就赶去灞上,击杀刘邦。第二天一早,刘邦只带了百十来个人,来到鸿门,项羽不但没提杀刘邦的茬,还摆酒设宴款待刘邦,对范增发出的杀刘邦信号,一而再再而三地假装看不见。 仅仅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