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SK海力士全球首发DDR5内存:频率冲上5600MHz、容量可达256GB NEW 7月15日,JEDEC固态存储协会正式发布了DDR5 SDRAM内存标准规范,拉开了PC新时代的序幕。根据规范,DDR5内存的频率(数据传输率)起步就是DDR4标准极限的3200MHz,而最高可以达到6400MHz,按照惯例实际产品还会大大超过这一水准,同时电压从1.2V进一步降低至1.1V,而单个Die的容量为8-32Gb(1-4GB)。今天,韩国存储巨头SK海力士宣布,正式发布全球第一款DDR5内存,频率、容量、能效和功能技术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SK海力士首发的DDR5内... Read More >
202009-30 AMD没吹牛 Zen3架构锐龙7 5800X游戏性能暴涨33% NEW 10.1长假过后,AMD就会在10.8日发布Zen3处理器了,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该系列会改名为锐龙5000系列,跳过锐龙4000,毕竟APU版已经占了这个名字。Zen3处理器最重要的期待就是性能,特别是单核及游戏性能,此前7nm Zen2相比酷睿还差那么点意思,吃亏主要是频率不够高。根据之前的信息,Zen3架构这次性能提升会很强大,频率及IPC性能双双提升。最终能提升多少?日前锐龙7 5800X在AOTS《奇点灰烬》测试中曝光,不仅坐实了改名为锐龙5000的命名,还泄露了性能... Read More >
202009-14 AMD RX 6000新卡跑分成绩曝光:与RTX 2080 Ti不相上下 NEW AMD定于10月28日发布RDNA2架构的桌面显卡,预计归属到Radeon RX 6000系列产品线。考虑到对手RTX 30系显卡纸面标称性能非常恐怖,A饭们对于新卡也是极为期待。有爆料人晒出了号称是Big Navi在DX12标杆游戏《奇点灰烬(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中的基准成绩,4K疯狂设定下,A卡拿到了63.9FPS的成绩,比RTX 2070默频下高出35%,大致和RTX 2080 Ti相当。不过,RTX 2080 T... Read More >
202009-03 RTX 3090/3080/3070正式发布!1.2万元、史上首次流畅8K 北京时间9月2日凌晨,NVIDIA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基于Ampere安培架构的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首发包括RTX 3090、RTX 3080、RTX 3070三款型号。NVIDIA宣称,新一代产品号称实现了GeForce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性能飞跃,对比Turing图灵架构的上一代性能提升2倍,能效比提升1.9倍,可让玩家享受前所未有的实时光线追踪、AI游戏体验。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激动地表示:“20年后,我们再回首往事,会发现游戏从今天起腾飞。”... Read More >
202009-02 RTX 30系显卡GPU全来自三星8nm:改良后性能二次提升10% 今晨,NVIDIA正式发布RTX 30系列显卡,首发三款分别是全新面孔的RTX 3090、旗舰之选RTX 3080和中流砥柱RTX 3070。即便是3899元的RTX 3070,号称平均性能也强过了RTX 2080 Ti,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一代RTX 30系显卡看点不少,比如公版的正反双风扇别致造型、对PCIe 4.0的支持、引入美光的超高速GDDR6X显存等。当然,稍稍有些遗憾的是,核心GPU并非7nm、更不是5nm,而是8nm。理论上说,8nm其实就是10nm级,属于方... Read More >
202007-30 带你了解固态硬盘:一文看懂 本期让我们解剖一只固态硬盘,来看看固态硬盘的内部构造。打开一款固态硬盘的外包装,就会发现一块电路板。这就是固态硬盘的本体(SATA接口有外壳)。这块电路板上有众多电子元件,但主要构造就三块,分别是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颗粒。接下来,让我们看下这些硬件都有什么样的作用。主控芯片顾名思义,起到主要控制的作用。它负责闪存芯片与外部数据接口的连接,以及调节各闪存芯片间的数据读写,确保其损耗平衡。主控的性能越强劲,数据处理、闪存芯片的数据读写控制就会有越好的表现。可以更好发挥出闪存颗... Read More >
202007-28 NVIDIA通知Q3季度GPU芯片供应量仅为70%水平 显卡又要涨价了 618也许是今年显卡最便宜的时候了,接下来的Q3季度是旺季,但是最新爆料显示,NVIDIA已经通知AIC厂商8月到10月份GPU供应量只有上季度的70%,供应吃紧的话显卡价格上涨又跑不了。供应链消息指出,目前AIC厂商已经跟NVIDIA谈完了预期计划,从厂商处得到反馈就是Q3季度GPU供应会吃紧,8月份显卡会继续处于涨价的局面中。消息指出,NVIDIA在8、9、10这三个月的GPU供应量会大幅减少,有5、6、7月的70%左右,所以8、9月份的GPU芯片会很紧张。消息并没有透露... Read More >
202007-23 7nm CPU/GPU双双飞跃!锐龙7 Pro 4750G首发评测:AMD翻身在此一举 一、前言:SIs市场的敲门砖 AMD发布锐龙PRO 4000 G系列处理器相信资深的DIY玩家都还记得,2005年前后那段时间,AMD的Athlon 64处理器大杀四方,同时代的Intel奔腾(D)处理器在功耗、温度、性能以及价格方面全方位落后。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在DIY市场,漫天遍地都插满了AMD的小红旗,到了2006年初的时候,AMD在零售市场的份额甚至超过了Intel。可即便如此,在最巅峰的时刻,AMD的整体市场份额也没能超过26%!这是因为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不一... Read More >
202007-07 消费级MLC的最后明珠!最强PCIe 4.0固态硬盘来了 随着近几年的技术发展,用于主流消费级固态硬盘的闪存技术已经变成TLC的天下,存储密度更大的QLC闪存也开始崭露头角,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比数年前有了较大提升,由于容量和成本的限制,DIY玩家这些年来心心念念的MLC闪存在主流价位产品几乎绝迹,绝大部分品牌的旗舰产品也被TLC全面替代。三星新一代消费级旗舰产品980 PRO,如无意外将会是唯一坚持采用MLC闪存的新一代消费级产品,近日,这款产品终于在韩国通过认证审核,这意味着它离正式上市不远了,而且实锤了它将采用MLC闪存的信息,... Read More >
202006-29 Intel 5核心性能首测:远不如超低功耗Y系列 日前,Intel正式发布了代号Lakefield的混合技术酷睿处理器,首次采用3D Foveros立体封装,集成一个Sunny Cove大核心、四个Tremont小核心,类似ARM big.LITTLE理念,同时集成GPU核显等模块,PoP整合封装内存,而整体体积只有12×12×1毫米,热设计功耗仅为7W,待机功耗低至2.5mW。 那么,这种五核心五线程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到底如何?NoteBookCheck近日测试了一款配备i5... Read More >
202006-29 Intel 11代酷睿8核心首曝:CPU架构疑似Sunny Cove Intel即将发布代号Tiger Lake的第11代低功耗移动版酷睿处理器,全新的10nm+增强工艺、Willow Cove CPU架构、Xe GPU架构,而在桌面上的第11代将是Rocket Lake-S,仍旧是14nm工艺,但也会有新的CPU架构、Xe GPU架构并首次支持PCIe 4.0。此前种种猜测认为,Rocket Lake CPU架构也是最新的Willow Cove,但是现在看起来,其实应该是上一代的Sunny Cove,也就是和现在的10代酷睿低功耗移动版Ice... Read More >
202006-29 256GB固态和1TB机械硬盘应该怎么选?秒懂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在购机的时候发现,很多品牌给予了不同的硬盘配置方案,两台笔记本,处理器相同,显卡相同,内存相同,价格相同的前提下,只是硬盘配置不同,一个是256GB固态硬盘一个是1TB的机械硬盘,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要先从产品价格上面进行分析,256GB固态硬盘和1TB机械硬盘的零售成本到底是多少,我们在日后自己升级的时候,选择哪个最为方便?在京东商城上面,我们以西部数据为例,1TB7mm制式的蓝盘零售价格在299元。而西部数据m.2制式的固态硬盘449元... Read More >
202006-18 入门级处理器照样也能玩游戏!锐龙3 3100/3300X超频测试 一、前言:搭配主流显卡锐龙3 3300X/3100超频游戏性能测试 超频一直是DIYer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这几年,Intel、AMD对待超频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入门级产品线上。Intel处理器这些年对超频限制非常严格,仅限部分K系列型号才开放处理器倍频、内存频率,其他一律锁定,而在最新的第十代酷睿家族中,可能是为了不影响中高端处理器的销量,i3系列直接全部禁止超频,i3-9350K的升级版“i3-10350K”莫名其... Read More >
202006-17 AMD还有新主板!商用型PRO565首曝 直击Intel腹地 X570、B550、A520、A320……AMD这一代主板芯片组产品线非常丰满,从旗舰到入门级全覆盖,但是这还没完。在华擎主板的一份AMD CBS(通用BIOS设定)名单里,赫然又出现了“PRO565”的名字,一款新的AMD芯片组,暂无具体规格,但很显然是针对商用市场的。商用市场规模巨大、供应稳定、利润丰厚,Intel博锐平台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比如最近发布的第十代博锐酷睿处理器、至强处理器,就立刻获得了广泛采纳。AMD在商用市场也发力许久,锐龙PRO系列处理器也有大量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