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由猛犸象遗骸制成的巨型圆形结构使考古学家感到震惊 距今约2.5万年 NEW 据外媒BGR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俄罗斯发现了由古代人类建造的一座奇异纪念碑。它是一个大型圆形结构,使用的是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的骨骼:猛犸象。过去,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还发现了其他庞然大物纪念碑,而这个特殊地点的结构在规模上也超过了其他地方的纪念碑:它的直径约为41英尺。目前科学家最好的猜测是,遍布该地区的庞然大物骨骼结构是房屋或其他庇护所的所在地。这个距今25000年的超大型示例本可以为几个人提供安全的元素,但这真的是它的主要用途吗?这是研究人员仍在尝试回答的问题。科学家目前无法... Read More >
202003-18 NASA希望公众助其建造月球挖掘机器人 NEW 据外媒BGR报道,月球探索和科学的新时代即将开始,但是要使美国宇航局(NASA)充分利用它,必须准备好所有合适的技术。NASA想要发送到月球的小工具之一是挖掘机器人。该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RASSOR(风化层先进表面系统操作机器人)机器人并测试了其硬件的各种版本。但是NASA不能独自做到这一点,该机构向外界发出了寻求帮助,以帮助设计RASSOR机器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收集桶。由于月球的低重力,使从月球表面收集物质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人们发送到月球的... Read More >
202003-18 寄望疫苗来控制疫情:美国新冠病毒疫苗最快11月临床试验 NEW 据外媒报道称,越来越严重的疫情,除了加强管控外,不少海外国家还寄望于能够快点研发出对抗新冠肺炎的疫苗,比如美国,以此来赶快摆脱疫情。强生公司首席科学官Paul Stoffels周二表示,该公司希望在11月初开始对COVID-19疫苗进行人体临床试验。Stoffels说:“我们正在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取得重大进展。”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强生已经算是美国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疫情最快的公司之一了,但是即便如此,如果疫苗真的等到11月初才投入使用的话,那么美国将面临新冠病毒惨痛的打击。强生公... Read More >
202003-18 宇宙究竟有多“黑暗”?黑到难以想象 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一张巨大而隐形的“网”所渗透。尽管我们在太空中看见的一切都由其组织成型,这张网本身却是隐形的,因为它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会对其它物质产生引力,但不会释放出光线,因此无法被我们看见。但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研究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照亮了”宇宙中一部分最黑暗的角落。织网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比如今炽热得多、狭小得多、也稠密得多。那时的宇宙也比现在更乏味无趣,各处的密度都相差无几。当然,那时的太空整体上比现在拥挤得多,但无论你去到哪里,各处都没什么区别。... Read More >
202003-18 Intel 14nm末代服务器平台收窄:仅限四路、八路市场 这几年对于Intel来说无疑是相当艰难的时刻:对手无论工艺还是架构都快速推进,自家工艺却进展迟缓,短期内仍然要仰仗14nm。在服务器平台,Intel一年前发布了代号Cascade Lake的第二代可扩展至强,14nm工艺,Skylake架构,最多56核心112线程(双芯封装),相比一代除了提升频率、缓存和内存之外,还支持傲腾可持续内存、VNNI指令集和DLBoost机器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硬件修复了安全漏洞。按照路线图,Intel原计划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发布新一代C... Read More >
202003-18 Xbox Series X浅析:AMD太狠 都不想买高端游戏PC了 在数个月前微软发布了次时代游戏主机Xbox Series X,并宣称是Xbox有史以来速度最快、功能最强大的游戏主机。理由是Xbox Series X不仅性能强悍,兼容性和响应速度也创立了全新标杆。那么Xbox Series X究竟强在哪里?又有那些我们值得期待的功能?这里我们围绕Xbox Series X功率、速度、兼容性三个主要特征展开,一起来了解下一Xbox Series X与众不同的地方。最强Xbox以往的主机设计,往往围绕图形创新来进行,例如从8位图形升级到16位图... Read More >
202003-17 研究:新冠病毒可通过眼结膜感染 1天后转至呼吸道等 新冠病毒能不能通过眼结膜传播?当地时间3月14日,生物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通过眼结膜途径传播的新研究“Rhesus macaques can be effectively infected with S 1 ARS-CoV-2 via ocular conjunctival route”。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首次发现新冠病毒可通过结膜途径传播的实验证据,即恒河猴可通过眼结膜途径有效感染新冠病毒,这为病毒... Read More >
202003-17 联想发布ThinkPad 11e Yoga六代学生本 搭配复古彩色徽标 联想刚刚发布了面向教育市场的第六代 ThinkPad 11e Yoga 学生笔记本,特点是选用了复古的彩色徽标。尽管大多数面向企业 / 商用市场的 ThinkPad 机型都采用了黑色的外形、辅以标志性的“小红帽”指点杆,但 ThinkPad 11e 的定位却与众不同。作为一款学生笔记本,彩色徽标或许能够为 ThinkPad 11e Yoga 带来一些活泼感。由于学生使用场景难以避免磕碰,因此该机选用了更加坚固的塑料机身。与其它 ThinkPad 机型的另一... Read More >
202003-17 谷歌: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来上线新冠肺炎信息网站 据外媒报道,由谷歌开发并由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的新冠病毒信息网站将在本周晚些时候推出,这家搜索巨头公司表示,它需要多一点时间来确保为访问者提供最新的信息。谷歌在提供给The Verge网站的一份声明中指出,该网站最初将仅限于美国,但与此同时会包括有关筛查和检测的信息。“周日晚些时候,我们在旧金山湾区的各县推出了一个试点网站,目前我们正在跟有关部门展开合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随着地方和国家指南的迅速制定,谷歌将继续跟相关机构和当局合作于本周晚些时候推出一个网站,从而为美... Read More >
202003-17 AMD 7nm锐龙APU内核玉照首次公开!CPU八核心、GPU八核心 年初CES大会上官宣之后,万众期待的AMD新一代轻薄本、游戏本终于来了。它们配备代号Renoir的新一代锐龙4000U/H系列APU处理器,台积电7nm工艺制造,基于Zen 2 CPU架构、Vega GPU架构。AMD也首次公布了Renoir APU的内核照片:看不懂?TPU贴心地做了一个标注:黄色区域是CPU核心,Zen架构标志性的CCX模块化设计,分为两组共八个核心,中间分布着两组共8MB三级缓存,可能是因为延迟足够低所以不需要太大容量,而二级缓存还是每核心512KB,二... Read More >
202003-17 最新研究:气候变暖将影响北方普通植物的数量 据外媒报道,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Ecography》上的一项研究称,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北方森林的林下植被将向更北的地方迁移。为躲避全球变暖,北方本身的物种由于迁移,数量将会变得更少,而以前很少见到南方物种的北部地区将可能出现大量该物种。该研究预测了芬兰常见的25种林下植物在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其中矮灌木、草本植物、草类、苔藓和地衣等15种林下植物对温度有强烈的反应,并预计每年以6到8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动。而其它10种物种的数量似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以推测,全球变暖可能对这些物... Read More >
202003-17 有望消除艾滋病传播 英国推出预防药物 3月16日,据外媒报道,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将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风险的人提供一种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药物。据特伦斯·希金斯信托基金会(Terrence Higgins Trust)称,英国约有103800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约7%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阳性的。英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说:“感染艾滋病毒曾经是一种‘死刑’,但它目前仍然对许多人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对HIV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 Read More >
202003-17 AMD发布2款全新锐龙9系4000处理器:8核16线程 力战酷睿i9 AMD年初发布的锐龙4000H、锐龙4000U APU移动处理器令人印象深刻,7nm工艺和Zen2架构带来了出色的规格和性能,而且还有个特殊的锐龙4000HS系列,目前是华硕独占。3月17日,AMD带来了两款更高端的锐龙9 4900H与锐龙9 4900HS处理器,对标Intel笔记本标压酷睿i9处理器。其中锐龙9 4900H采用了8核心16线程设计,基础频率3.3GHz,最高频率4.4GHz,集成Vega GPU,TDP 35W。锐龙9 4900HS同样擦用了8核心16线程设... Read More >
202003-17 AMD正式发布首款锐龙9 APU!八核心4.3GHz只需35W 年初的CES 2020大展上,Intel公布了代号Comet Lake-H的第十代酷睿H系列高性能移动处理器,但尚未有任何具体细节。几乎同时,AMD宣布了代号Renoir的锐龙4000系列APU移动处理器,包括面向轻薄本的锐龙4000U系列/速龙3000U、针对游戏本的锐龙4000H系列,7nm工艺制造,集成最多八个Zen 2架构的CPU核心、Vega架构的GPU核心,而热设计功耗分别控制在15W、45W。AMD APU一直是备受青睐的产品,历史上也是屡屡引领创新:2011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