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我们还模拟了大部分玩家的实际游戏设置,即FSR+FG,在2K分辨率未开启光线追踪条件下,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实测超高画质下可以达到57帧,而高画质下可达到90帧,如果将FSR的档位降低一下将会达到百帧的水平。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最后是现代显卡测试的标杆游戏——《赛博朋克2077》,集成了各家的超采样技术,在无光追的超级画质中。在1080P分辨率下,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与RTX 4060有着30帧的差距,不过在2K分辨率下能跑出63帧的流畅水准,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而在光追超级画质中,虽然三块显卡在4K分辨率均无法流畅运行,但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却与RTX 4060却打成了平手,这也侧面反映出N卡在偏低的显存在高分辨率下出现了瓶颈。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XeSS测试,在2K分辨率的XeSS超级画质档位,至少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已经能够达到64帧的流畅水平,表现非常不错。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画质对比,在4K分辨率下,可以看到Xess各档位差别不大,很好的保留了细节。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内容创作及AI应用测试
AI应用方面,Intel提供了最新的AI PLAYGROUND软件,集成了AI生图、图形增强、大语言模型等创作内容。其中AI生图则完全是Stable Diffusion内容,只不过进行了高集成度简化,便于新手使用。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实际体验方面,目前AI PLAYGROUND相当于Stable Diffusion的客户端版,所有模型仍然需要从Github上下载,如果没有科学上网的条件,可下载秋叶整合包,内容基本相同。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在AI PLAYGROUND中,拥有标清(512x512)与高清(1024x1024)的两种图片生成模式,即SD1.5和SDXL,我们使用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分别在标准分辨率和高清分辨率中(不同模型下)进行了实测,结果相当令人惊喜,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块仅1999元显卡的能做到的。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功耗与温度测试
在温度和功耗能直观反馈显卡满载时的工作状态。我们将室温调整为26℃,使用Frumark软件测试显卡满载功耗及温度,并用GPU SHARK检测。
经过半小时的满载测试,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核心温度稳定为55℃,显存温度62℃,而平均功耗仅为138W,而傲世官方的数值是153W,预计是包含了PCB板以及风扇等元器件的功率。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值得一提的是,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待机功耗也有重大改进,在4K@160Hz输出模式仅为17W,如果将分辨率降到2K预计会低至10W左右,相比A系列动辄40W起步提升非常大。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实际游戏测试中,《黑神话:悟空》开启4K分辨率+影视级画质+XeSS,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平均功耗为128W左右,功耗控制方面非常出色。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Xe 2架构解析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这要得益于Intel全新的B系列显卡架构。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虽然锐炫B570的规格相对于B580做了一部分精简,但幅度并不大,同样拥有5个渲染切片,集成18个Xe2核心、18个光追单元、144个XMX引擎,核心频率略降至2500MHz,配备10GB160bit位宽GDDR6显存,带宽380GB/s,INT8算力性能为203TOPS,TDP仅为150W。
系统总线接口采用PCIe4.0x8规格,支持AV1、HEVC(H.265)、AVC(H.264)、VP9、XAVC-H等硬件解码,视频输出接口支持HDMI2.1和DisplayPort2.1,最中间的DP接口可以输出完美的4K@120Hz画面。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架构层面,英特尔对直接影响性能的Xe核心和光追单元进行了增强。
前者体现在新的矢量引擎中,除了继续支持原生SIMD16计算,还增加了对SIMD32的支持。虽然不是原生支持,但已经能够执行SMID32指令。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而后者的变化相对更大:traversalpipeline的数量提升到3个;boxintersections增加到18个;triangleintersections增加到2个,并且扩展了BVH(层次包围体结构)缓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光追单元的速度和效率。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锐炫B系列GPU的SoC架构设计示意图,代号BMG-G21。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包括Render Slice(渲染切片)、Media Engine(媒体引擎)、Memory Fabric(显存总线)、DisplayEngine(显示引擎)、Copy Engine(复制引擎)、Memory Controller(显存控制器)等在内的各个计算单元、I/O单元的详细构成。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这里我们主要来看看Render Slice(渲染切片),它是锐炫GPU最为核心的部分,第二代锐炫GPU的各项提升也都来自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渲染切片里包含4个Xe核心以及4个光追单元。每个Xe核心拥有8个XMXAI矩阵引擎。
第二代Xe核心中的XVE(矢量引擎)取代了Xe-LP架构时代的EU(执行单元)。这里需要做一些解释:XVE和以往的EU(执行单元)都是Xe架构里最小的线程级单元,二者概念上相同,只是在具体实现上有一定差别,不过这一点无需深究。前面所说的Xe核心增强,实际上就是XVE、XMX等部分的增强。
此外,渲染切片还包含了10个Pixel Backends(像素后端)和20个Texture Samplers(纹理采样器)。第二代Xe核心还新增了256KB的共享L1/SLM(共享本地内存)。
第二代锐炫GPU渲染切片中的Xe核心、光追单元升级,显现到“前台”的就是在效率上的显著提升。如果与第一代英特尔锐炫GPU,即锐炫A系列相比的话,B系列现在每个Xe核心的性能提高了70%,每瓦性能提高50%。
Intel显卡控制中心简介
经过两年磨炼,与驱动一同升级迭代的还有Intel显卡控制中心,功能丰富而且使用简单,可以说是显卡的“贴心管家”。首页相当简洁,分别显示Intel的独显与核显,并且标明显卡驱动程序版本,还能检测到影响性能跑分的BAR是否开启。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在显卡选项中,大部分为全局调整内容。提供了帧同步、帧率限制、低延迟模式、图像锐化、自适应细分五项优化功能,其中低延迟模式开启之后,游戏的帧生成时间会有比较显著的改善,达到增强游戏画面的流畅度的目的。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显示器页面则是显示器的各项参数、显示模式进行调节,相比Windows系统调节方便不少,而且可调节的功能选项也更多。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性能页面则可以监控各项硬件指标,而且自由度相当高,想看哪些、优先哪些、计量单位、采样区间均可自由调节。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而调优界面则是大家熟悉的超频选项了。软件中包含基础和高级两种模式,超频功能就在高级模式中,不过测试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些小问题,有兴趣的玩家可简单尝试。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首测:性能比肩4060
爆款“甜品”稳了
如何看待“甜品”?自然是性能和价格都美丽,这就是Intel B570显卡,尤其是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这款非公版显卡,虽然没有ARGB等花哨元素,但忠于公版的规格和仅1999元的首发价,可以说今年的爆款“甜品”基本稳了。
从实际的测试来看,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显卡在主流的2K分辨率下,均能达到60帧以上水准,可满足大家常玩的绝大部分网游以及3A游戏需求,并能胜任AI内容创作。
作为主战5000元装机档位的产品,相信不少玩家会在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和RTX 4060直接纠结。虽然RTX4060驱动方面确实强大、某些方面确实表现更好,但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已经具备了与其掰手腕的实力,更何况1999元的售价,玩家花更少的钱就能有流畅游戏的体验,或者把钱省下来升级其他的配件或者周边产品。
目前这款傲世ONIX Odyssey征途B570已经上架傲世官方店铺,又适逢春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有想尝鲜装机的玩家可以下手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androidx86.cn/articles/56827.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